我市印發(fā)《關于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》
近日,我市印發(fā)《關于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》,明確以凝聚群眾、引導群眾、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為主題,在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建設實現(xiàn)全覆蓋基礎上,推動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提質擴面、提檔升級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《方案》明確,要建強文明實踐主陣地。確保2026年底前建成“五個示范中心”“四十個示范所”“一百個示范站(基地、點)”。要構建文明實踐服務圈。按照覆蓋廣泛、便利快捷的原則,以居民聚集區(qū)、城鄉(xiāng)社區(qū)等為重點,在車站、景區(qū)景點、公園、醫(yī)院、商場及其他公共場所廣泛設立文明實踐站點(陣地),鼓勵黨政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對群眾開放具有教育服務功能的陣地資源,構建點多面廣、功能完備的“15分鐘”服務圈。
《方案》明確,要建強縣級志愿服務總隊。配置完善理論政策宣講、文化文藝服務、助學支教、醫(yī)療健身、科學普及、法律服務、衛(wèi)生環(huán)保、扶弱濟困8類常備隊伍,并建立若干特色志愿服務隊伍,按照“一月一主題,月月有精彩”的要求,每支隊伍全年集中服務不少于12次。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、村(社區(qū))要注重調動本地干部群眾參與積極性,組建不少于3支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隊伍。
《方案》明確,要做優(yōu)文明實踐項目,彰顯酒城文明新風。實施“‘理’好!瀘州”文明實踐項目,開展分眾化思想政治教育,培育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(tài);實施“德耀酒城”文明實踐項目,廣泛開展道德模范、身邊好人等先進模范選樹和“學先進模范樹文明新風”宣傳宣講活動;實施“文潤酒城”文明實踐項目,圍繞紅色之城、美酒之城、開放之城、魅力之城品牌外延,深入挖掘紅色文化、白酒文化等瀘州特質,創(chuàng)作更多特色的高質量文化產品;實施“風新瀘州”文明實踐項目,堅決破除天價彩禮、大操大辦等陳規(guī)陋習;實施“情暖萬家”文明實踐項目,針對空巢老人、留守和困境兒童、殘障人士及其他困難群體,經常性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。
編輯:孫可心
